各位广外校友,请查收来自母校的创新创业邀请函

2020-09-14 1506

邀请函

 

尊敬的广外校友们:

    大家好!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卷席全国,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但并不影响我们向着梦想奔跑,也不影响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值此之际,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近年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学校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9-2022年),作为华南地区首个高校设立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师资课程中心,启动首个学生创新创业海外研修班,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创业团队首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这些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各位校友的大力支持。

    为更好地支持校友进行创新创业,搭建校友、在校生共创共赢的竞技与展示平台,诚邀历届各位校友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与母校齐心协力、携手共赴这场全国最大的双创赛事盛宴。同时,为更好的服务广外校友的创业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筹)向校友创业项目提供融资、培训、场地等资源支持。

现将本次大赛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欢迎各位校友参赛

 

大赛简介

(一)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团中央等机构共同主办,是当前国内覆盖面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教育部负责组织。

(二)参赛项目将获得项目辅导、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省教育厅对获得国赛金奖的项目,给予45万元/项目的奖励。学校对参赛并获奖的学生项目提供最高2万元/项目的奖励,优先入驻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优先推荐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海外研修班。

 

赛道、组别和对象

大赛分为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国际赛道。其中,主赛道分为创意组、初创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为公益组和商业组,国际赛道不分组。

 

(一)主赛道

在主赛道中,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个组别。具体参赛组别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05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

2.初创成长组。参赛项目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全国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初创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3.师生共创组。参赛项目中高校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持股比例的只能参加师生共创组,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项目必须注册成立公司,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53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参赛申报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3)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2031日前正式入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活动的项目,省赛组委会将挑选部分该赛道的项目参加2020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广东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将在部分地区组织农产品销售、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创意等相关行业领域的项目对接活动。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该赛道分为公益组和商业组。

1.公益组。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注册或未注

3)师生共创的商业组项目只能参加主赛道,不能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三)国际赛道

该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跨国组队,每个参赛团队不少于2人。参赛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所在校为申报学校。鼓励我校海内外双学籍学生、外国留学生、海外校友、国外合作高校师生参赛。

参赛项目学生成员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认可的国外普通高等学校(参见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http://www.jsj.edu.cn/18岁以上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一年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

校内选拔赛国际赛道不分组,进入省级复赛后,将根据项目性质和类别分为:商业企业组、社会企业组、命题组。具体赛道介绍和要求可参考《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方案》(见附件5)。

 

参赛形式

参赛者按照自愿原则自行组队(鼓励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参赛,参赛团队应控制在3至8人,参赛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或毕业五年内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赛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毕业五年后的校友可作为项目的指导老师进行参赛。

 

日程安排

(一)提交电子材料(46日前)

1.填写报名表(见附件1

2.撰写商业计划书(见附件2

以上所有,于46日前将电子材料发送到大赛指定的邮箱(gwcyxhssz@163.com)。团队报名表文件名格式为互联网+大赛+团队名称,商业计划书文件名格式为互联网+大赛+团队名称+商业计划书

注:进入复赛后,所有参赛项目均需提交商业计划书网评PPT(见附件3,非项目路演PPT),初赛不需要提交商业计划书网评PPT

(二)网络报名(4月上旬)

网络报名将于20204月上旬开放,参赛队伍务必在官方通知日期前登录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官方网站(cy.ncss.org.cn)报名,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

注:网络报名时,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

(三)校赛初赛(拟4月中旬)

初赛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根据参赛项目提交的材料进行评审,评选出前50%的项目进入复赛。

(四)校赛复赛(拟4月下旬)

复赛采取项目路演的方式进行,评选出最多前30%的项目进入半决赛。

(五)校赛半决赛(拟5月中旬)

半决赛采取项目路演的方式进行,评选出10个项目进入决赛。

(六)校赛决赛(拟5月下旬)

决赛将参考第六届互联网+”大赛评审标准,采取项目路演的方式进行,评委通过听取参赛项目的情况汇报及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和表决投票。

(七)广东省省赛(拟6月上旬)

根据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省复赛相关要求,以本届大赛赛果作为重要参考,推荐优秀创业项目代表学校参加省复赛,配备专家对项目给予专业辅导。

(八)全国总决赛(拟8-9月份)

由广东省教育厅根据专家评审情况进行推荐。 

 

注:

1.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网络报名具体时间以活动主办方发布的时间为准,另行通知。

2.本届大赛的具体赛事安排将根据第六届互联网+”大赛的正式通知及本届大赛实际参赛情况做相应调整。

 

奖项设置及说明

奖项分为教育部、广东省和学校奖项,同一项目获多个部门奖励的,奖励叠加计算。教育部、广东省的奖励内容以上级文件为准,详情可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了解。

学校奖项设特等奖1名,金奖3名,银奖6名,铜奖、优胜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若干。

1.特等奖:20000元项目扶持资金、获奖证书、优先入驻我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优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海外研修班。

2.金奖:10000元项目扶持资金、获奖证书、优先入驻我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优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海外研修班。

3.银奖:5000元项目扶持资金、获奖证书、优先入驻我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优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海外研修班。

4.铜奖:奖金、获奖证书、优先参加校内创新创业训练营。

5.优胜奖:获奖证书、优先参加校内创新创业训练营。

 

注意事项

(一)报名表等附件材料。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获取。关注微信公众号广外创业学院,回复互联网+,也可下载报名表等材料,并加入校赛咨询群。

(二)赛事咨询。有关大赛工作的相关信息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官方网站(http://gwcxcy.gdufs.edu.cn/)、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比赛微信群发布。

(三)其他校外创业大赛,如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比赛,将以本次互联网+”校赛阶段性赛果作为重要参考推荐项目参赛。

 

 

联系方式

(一)赛事联系人:

杨潇斌:13533284304

余少音:13694253723

罗淑芬(南校区):13710440775

欧炜贤(南校区):13751549623

肖凯淇(北校区):13316644767

汤韵楠(北校区):18664685531

联系地址:南校区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南苑101A01办公室)、北校区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体育馆1C1办公室)

电子邮箱gwcyxhssz@163.com

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名称:广外创业学院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咨询群:在微信公众号广外创业学院后台回复互联网+获取。个人参赛者和有招人需求的创业团队可加校赛组队群。

(二)融资、培训、场地支持联系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秘书处(筹)

穆仕舒:18046178866

傅静微:15013032609


提示
提交成功,等待管理员审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