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事记(征求意见稿)

2015-01-03 24934

 

(请于2015年1月8日17:00前将反馈意见直接发到gwxb117@126.com

 

●今年为我校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开局年。1月召开的2014年发展战略研讨会吹响自主办学综合改革号角。此后学校围绕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展开了一系调研、论证以及大学章程修订等工作。7月,学校发布《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启动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12月底,获省教育厅首家核准正式发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章程》。
●2月27日,我校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自2013年7月开始的、历时8个月的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
●3月7日,广东省首个女诗人工作室在我校成立。
●3月11日,我校与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共建党建工作坊。
●3月11日,中国信访法治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3月21日,我校国际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并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署合作协议。
●3月21日,我校学子黎艳、刘晓琳获全国外语院校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冠军。8月6日,我校学子张骜、何婷在2014 APEC未来之声中国区总决赛中获一等奖。11月29日,我校phoenix队获第二届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总冠军。12月13日,我校学子穆克热木•阿里木、胡竞雯获“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张涵获得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
●年内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开展“一带一路”研究。4月赴东南亚进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关系”专题调研,11月,与中联部政策研究室围绕“一带一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12月召开相关主题研讨会。
●4月9日,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落户我校。
●4月18日,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迎十年庆典,我校与广晟集团联合申报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时揭牌成立。
●4月,我校牵头培育组建的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文化与社会类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区域发展培育建设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前者还入选首批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10月,我校牵头培育组建的“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被认定为首批首批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4月28日,广州市长陈建华一行来我校调研,肯定我校办学业绩,并表示愿意为我校进一步发展提供绿色通道。
●4月,我校出台《外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用办法(试行)》及其相配套的《外籍教师薪酬管理办法(试行)》。根据这一办法,我校外籍教师可获评聘“广外职称”,获评职称后外教薪酬待遇大幅增长。
●5月4日,我校自主编排的说唱节目《在一起》登上央视舞台。
●5月13日,我校在全国首发加拿大蓝皮书。
●5月21日,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出席在我校举行的大学城高校座谈会,推进大学城提升计划。
●5月29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成立,招玉芳兼任院长及理事长。
●5月,英语语音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我校毕业生冯卓怡援疆的感人事迹,在我校师生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2月,冯卓怡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6月20日,华南首个语言工程与计算广东社科重点实验室于我校启动。
●6月,我校今年新增波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和数字媒体艺术等5个本科专业以及361个招生名额。
●7月1日,我校首次评出并表彰两位模范共产党员黄建华教授和王桂珍教授。
●7月我校分别有28个项目获2014年度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立项、53个项目获2014年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5个项目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
●9月12日,“广外传神多语港”揭牌启动,致力打造华南即时语言服务支撑平台。
●9月15日始,我校启动新一轮领导干部换届工作,用三个半月的时间,完成本届中层干部的届满考察并选任新一届中层领导干部。
●9月27日,全球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我校三所海外孔子学院分别举办了庆祝活动。
●9月,我校广东战略研究院教授周方银申报的“未来十年中国打造战略支点国家的理论分析与策略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第一批重大项目立项。
●9月,我校获两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分别为杨解君教授申报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与完善研究”和申明浩教授申报的“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模式和路径研究”。
●9月,作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单位,我校在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12月,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
●9月,易行健入选“千百十”国家培养对象,石佑启获评先进个人。
●9月,我校新增会计、新闻与传播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0月16日,我校首聘“云山资深教授”,徐真华、栾栋、王初明三位教授获聘。
●10月21日,黄忠廉受聘我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世界经济获3个“珠江学者”设岗。
●10月,我校教授章宜华受邀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辞书学部分的修订和编纂。
●今年迎来大学城校区建设十周年。10月起,学校在校园网推出“南校十年”系列专题报道;11月,举行南校建设10周年书记茶叙活动。
●11月7日,我校50周年校庆一周年倒计时启动,公布校庆主题:“Dream——重逢•筑梦”以及校庆徽标;同步开通校庆专题网站、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平台。
●11月7日,“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揭牌启用。
●11月7日至9日,在第十一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上,由我校学子组成的“图瓦卢代表团(Delegation of Tuvalu)”获大会最高奖项“最佳代表团奖(Best Delegation)”。
●11月,《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两刊获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奖。
●11月,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入选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最佳教育机构五强”。
●11月,云山学者李平、杨静在国际语言类核心期刊发表“第二语言词汇学习成功者的脑活动变化:一项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学术论文,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12月,5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12月9日,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走进我校开讲,引发声乐教学深层思考。
●12月18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表彰首次评出的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成就奖:“英文戏剧大赛”、“欧罗巴文化节”、“凤鸣云山”系列活动、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2月25日,我校与中国南海石油联合服务总公司首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2月28日,由我校原校长、退休教授黄建华主编的国内最大规模的《汉法大词典》问世。
●12月,我校荣获2014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年内新聘26位云山学者。
●年内,我校获全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优秀等级,获专项资金3569万元资助。

 

附:广外年度大事记列入标准
一、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及活动;
二、学校首次举办且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或创新性工作;
三、向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倾斜,反映学校在这些方面所取得重大成就和突出成绩;
四、学校首次主办的国际性、全国性且影响重大的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
五、取得重大实质成果或有高规格接待的交流访问活动;
六、金额在100万以上的捐资助学项目,成本在5000万以上的或对民生影响较大建设项目;
七、师生在国际性、全国性且规格高、影响力大、专业水平高的比赛中获较高荣誉;
★在省部级政府机关或全国性行业协会主办的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赛事中获一等奖或亚军以上荣誉;
★在全国大运会以上规格的体育赛事中获季军以上荣誉。

 

提示
提交成功,等待管理员审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