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事记

2015-01-19 1251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2015年1月19日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现将我校2014年大事记公布如下:

●今年为我校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开局年。1月7日,学校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全面部署自主办学综合改革;此后,学校围绕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展开了一系调研、论证以及大学章程修订等工作;7月,学校发布《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六大领域重点展开改革。

●1月19日,全国翻译理论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由《外国语》杂志主编束定芳教授主持,主要探讨探讨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翻译人才培养和《外国语》翻译理论栏目建设等问题。

●2月27日,学校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回头看”工作。

●3月7日,广东省首个女诗人工作室在我校成立,聘请江涛、郑小琼、林馥娜、杜绿绿、谭畅为创意写作工坊第一批女诗人导师。

●3月11日,中国信访法治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3月11日,省委组织部有关处室与我校党委共建党建工作坊,通过建立党建工作坊主题项目库的方式,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3月21日,我校国际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并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署合作协议。

●3月21日,我校学子黎艳、刘晓琳分获全国外语院校大学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和一等奖;6月8日,谭佳获“中译杯”第三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同传和交传双料冠军;8月6日,张骜、何婷获“2014 APEC未来之声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11月29日,我校学子组成的Phoenix队获第二届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总冠军;12月13日,穆克热木•阿里木、胡竞雯获“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张涵获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

●3月,我校出台《外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用办法(试行)》及配套的《外籍教师薪酬管理办法(试行)》,给予外籍教师评聘“广外职称”。

●4月9日和5月25日,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先后落户我校。

●4月18日,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迎十年庆典,我校与广晟集团联合申报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时揭牌成立。

●4月25日和6月17日,佛山市国信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鸿发慈善基金会分别向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00万元、150万元。

●4月28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一行来我校调研,肯定我校办学业绩,并表示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推进相关研究。4月开始,隋广军带队分别赴东南亚和非洲进行专题调研;11月,与中联部政策研究室围绕“一带一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12月,召开相关主题研讨会。

●4月,我校书记项目——青年教师成长“四推工程”获评省委教育工委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示范项目。

●4月,我校牵头培育的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前者还入选首批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10月,我校牵头培育的“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5月4日,我校创作的以国际赛会志愿者为题材的节目《在一起》登上央视舞台,参加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节目演出。

●5月13日,仲伟合主编的《加拿大发展报告(2014)》首发。这是全国第一本系统研究加拿大国情的蓝皮书。

●5月21日,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出席在我校举行的大学城高校座谈会,推进大学城提升计划。

●5月29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兼任院长及理事长。

●5月,英语语音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我校毕业生冯卓怡援疆的感人事迹。12月,冯卓怡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6月20日,华南首个语言工程与计算广东省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在我校启动。

●6月,我校新增波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和数字媒体艺术等5个本科专业,新增省内普高招生计划361个招生名额。

●6月,我校获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8月,获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7月1日,我校首次评选表彰模范共产党员,黄建华、王桂珍获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7月5日,我校与韩国东西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签署“亚洲校园”项目常态化协议。

●7月,我校分别有28个项目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33个项目获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5个项目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

●9月12日,“广外传神多语港”揭牌启动,致力打造华南即时语言服务支撑平台。

●9月15日,我校启动中层领导干部换届工作,用三个半月的时间完成本届中层领导干部届满考察及新一届中层领导干部选任工作。

●9月27日,全球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我校三所海外孔子学院分别举办了庆祝活动。

●9月,陈桐生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植秀聪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9月,周方银申报的“未来十年中国打造战略支点国家的理论分析与策略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杨解君申报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与完善研究”、申明浩申报的“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模式和路径研究”分别获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

●9月,作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单位,我校“打造‘四大育人平台’、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经验在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交流会上获推介。12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

●9月,易行健入选第八批“千百十”国家培养对象,石佑启获评广东省“千百十”先进个人。

●9月,我校新增会计、新闻与传播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9月,我校分别有7个项目获得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共计获财政部专项经费1670万元。

●10月16日,我校首聘“云山资深教授”,徐真华、栾栋、王初明获聘。

●10月21日,黄忠廉受聘我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世界经济获“珠江学者”设岗。

●10月,“以模拟联合国活动为载体实现教育国际化”主题活动获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1月,我校学子组成的“图瓦卢代表团”获第11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最高奖项“最佳代表团奖”。

●10月,章宜华受邀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辞书学部分的修订和编纂。

●今年迎来大学城校区建设十周年。10月起,校园网推出“南校十年”系列专题报道;11月,举行南校建设10周年书记茶叙活动。

●11月4日,我校学子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等联合主办的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两银一铜。

●11月7日,我校50周年校庆一周年倒计时启动,公布校庆主题:DREAM——重逢·筑梦(Delightful Reunion: Embrace Another Miracle)以及校庆徽标,同步开通校庆专题网站、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平台。

●11月7日,“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揭牌启用。

●11月15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共同探讨外贸会计发展问题。

●11月17日至21日,我校教师黎良发在第四届亚洲健美操锦标赛中获竞技男子五人操冠军和有氧舞蹈亚军,取得健美操比赛的大满贯;12月13日,我校学子冯珊珊在女子高尔夫欧巡赛——迪拜大师赛中夺冠。

●11月,《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两期刊获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奖。

●11月,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入选鼎韬产业研究院、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中国服务外包教育机构最佳实践五强”。

●11月,云山学者杨静、李平在国际语言类知名期刊发表论文《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上发表了题为“Neural changes underlying successful second language word learning: an fMRI study”(第二语言词汇学习成功者的脑活动变化:一项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

●12月5日,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我校开展基层党委(党总支部、直属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12月8日,广州广外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同月,该公司投资成立了广州广外翻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广外留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广州广外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

●12月9日,享誉中外乐坛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走进我校,现场指导师师生声乐技巧。

●12月12日,“多视角跨文化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李建波、胡智锋、赵一凡、谢天振等来自外语界、翻译界和传播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12月18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英文戏剧大赛”、“欧罗巴文化节”、“凤鸣云山”系列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评我校首届校园文化建设成就奖。

●12月25日,我校与中国南海石油联合服务总公司首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2月28日,我校原校长、退休教授黄建华历时16年编纂的国内最大规模的《汉法大词典》问世,新华社、《南方日报》、东方卫视等主流媒体报道了黄建华的事迹。

●12月,我校获评2014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12月,王桂珍主编的《应用英语语音学》、刘建达等主编的《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李明主编的《商务英语翻译》、詹成主编的《联络口译》系列、李心广等主编的《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等5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12月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章程》获省教育厅首家核准公布。

●年内,我校完成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成立经管学部和文学学部;组建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会计学院,思科信息学院定位于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内,我校获全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优秀等级,获专项资助资金3569万元。

●年内新聘26位云山学者。

附:广外年度大事记列入标准

一、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及活动;

二、学校首次举办且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或创新性工作;

三、向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倾斜,反映学校在这些方面所取得重大成就和突出成绩;

四、学校首次主办的国际性、全国性且影响重大的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

五、取得重大实质成果或有高规格接待的交流访问活动;

六、金额在100万以上的捐资助学项目,成本在5000万以上的或对民生影响较大建设项目;

七、师生在国际性、全国性且规格高、影响力大、专业水平高的比赛中获较高荣誉;

★在省部级政府机关或全国性行业协会主办的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赛事中获一等奖或亚军以上荣誉;

★在全国大运会以上规格的体育赛事中获季军以上荣誉。

提示
提交成功,等待管理员审核
关闭